B体育-杜塞尔多夫客场夺冠,终结不败纪录
2017艺术厦门博览会
奥赛画廊
展览时间:2017年5月18日—5月21日
开幕时间:2017年5月19日
展览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指导单位: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艺术厦门博览会组委会、ART AMOY 博览会有限公司
奥赛画廊 展位号:C3-40、41、49
奥赛杜塞尔多夫客场夺冠,终结不败纪录,是一个勇于做梦也敢于实现梦想的团队。他们像单纯勤勉的老农一样在艺术园地里收拾整理、创新发掘。让我们来看看,在传统与先锋的交汇处,他们留下杜塞尔多夫客场夺冠,终结不败纪录了什么。
诚信的“奥赛画廊”
奥赛画廊是以艺术史为线索,以收藏油画、版画、雕塑、摄影和装置作品发端而逐渐转为画廊的当代艺术机构,初建于2004年。奥赛画廊是上海市价格协会“诚实守信、公正公平”团体会员,2006年获得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诚信画廊”称号,拥有AAA级信用资质。
奥赛画廊合作的艺术家名单:
姜德溥
杨起
苏笑柏
孙良
王小松
向庆华
李华
等
2017年艺术厦门博览会参展画家
艺术家 陈文令
1969年生于中国福建泉州,先后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现居中国北京,艺术家。
获奖经历
2015年获得中澳艺术大使荣誉称号;
2012年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雕塑家前三甲;
2011年获澳大利亚佩斯国际海岸雕塑展公共艺术大奖;获丹麦奥胡斯市国际雕塑展最受大众欢迎大奖,作品由Arox Art Museum永久性收藏;
2010年入选“艺术财经”杂志, 中国百名权力人物榜;获2010年“报喜鸟”新锐空间艺术大奖;
2008年获2008年 杂志“当代艺术”,五四青年艺术杰出贡献奖;
2003年获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获2003年北京双年展中国雕塑特展,红色记忆获最受欢迎作品奖;
陈文令 游戏NO.B体育2 195x135x75cm 铜烤漆 2015
陈文令 游戏NO.2 195x135x75cm 铜烤漆 2015
陈文令的雕塑表现了消费社会在中国形成后的精神群像。他的雕塑使用了一种寓言化的形象,揭示了九十年代的物质主义对一代人的精神渗透,以及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人的自我状况和后意识形态的日常精神形式,“红孩子”系列表达的是一种个人自传性体验的自我形式。“红孩子”在形式上使用了风格化的颜色和极度夸张的形体动作,表现人性的具体主题状态,没有复杂的形式和主题叙事。这种单一性的自我形式尽管没有前卫雕塑的观念性和现实主义的真实状况,却具有一种临界状态的极度性表现产生的直指人心的视觉魅力。他的雕塑表现了一种世俗精神的极度状况的价值观,并对人的处境的各种存在状态作了主题性的形体概括,比如极乐,以及孤独、受困等。这种对于快乐和痛苦状况的形象表现并不是一种写实主义视觉,而是一种理想性和终极状态的表现,它强调了人达到某种状态后绝对的自我成立的意义状态。“红孩子”系列是一种自我和普遍人性的表达,雕塑语言主要是限于一种自我的形体状况,借此体现自我主题、自我状况和自我表现。
艺术家 姜德溥
姜德溥1934年生于上海。54年中国美院毕业。受黄宾虹、林风眠诸师之教,兼学中西绘画。
50年代是最早实行“职业化”的青年画家之一(时在武汉省美术创作室)。先后曾在哈尔滨艺术学院、华侨大学、上大美院、东海学皖、上海工艺美院等应聘任教。寻师访友,得刘海粟、朱屺瞻、关良等前辈亲切指受。
论文与著作有“论文明与文弱”,“笔法论”,“墨法论”,“林风眠传”等三篇,“倪贻德传”,“董其昌和他的文人画思想”,“塔希主义和中国当代水墨画家”,“脱雅”,“缪鹏飞在上海”等。
姜德溥 云中黄鹤 95X45cm 1996
姜德溥对音乐的理解与修养,使他更懂得抽象画的原理与造型法则,他的彩墨画,用构成、节奏、旋律来主导画面,用墨、色、笔触来奏出音响;刘海粟的泼彩是山水中的一片抽象,姜德溥的山水则是抽象中的一组构成。与他的前辈一样,姜德溥的现代水墨、抽象元素并非是西化的,而是中国艺术精神和语境的现代体现。”
——张平杰
“画面色彩异常丰富,竟然能够把浓郁的黑色画得如此有着透气感,有着内在层次变化,让人惊叹!这只能是从水墨的色感中转换出来,比如《远水》这幅作品,以黑色为基调的画面,通过白色与褐色,还有蓝色,暗示出远方,色彩中套着色彩,毫不单一,层次丰富,繁密中通过色彩的差异,暗示出自然的形状。再比如《红色的群山》,以红色为基调,红色在画面上轻盈飘动着燃烧,但其间有着黑色的沉重暗示出山体,形成对比,还以天空美丽的蓝色为底色,底色与表面形成了内在的深度,把传统水墨“石如云动”转换出来,整个群山似乎被烟云带动着一道漂浮。”
——夏可君
艺术家 杨起
杨起,1952年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1985年至1987年任职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及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1987年赴德国留学,参加柏林艺术大学艺术交流项目。1996年获海德堡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任波鸿美术学院自由绘画教授, 德国拜耳給史大学非具象绘画教授,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教育艺术项目总监,等职务。现居住和工作在德国杜塞尔多夫。
曾参加1990年“伦敦勃克莱广场画廊展”;“科隆市艺术空间画廊展”;1999年“德国都塞尔多夫市贝多芬大街画廊展”;“波恩市路德维希美术馆展览”。
杨起 春 150×120cm 布面丙烯 2015
杨起在德国以抽象画家著名。九十年代末观众就熟悉了他挥洒的笔势和锋芒,凝重厚实的肌理,以及带有中国文化味的墨黑表现。而现今杨起的新表现主义绘画发展了画面布局的传统。他关注的是绘画题材的表现。每幅画作都以人物为中心,并围绕人物的举止行为,作个性特征的艺术描写。杨起用极其简单的,抑或是激越的线条来勾勒物体造型。不像他的水墨画人物,他的新表现主义绘画人物布局,常处于一个特定设立的情节中。它表现的是一个固定的,不可改变的,没有多余空间的,独立的人物绘画。杨起的用色方法也和这一表现形式达到一致。回想到杨起如何在抽象材料和综合材料绘画上的成功,人们就自然会理解,他是怎样将材料运用的经验给这批新作赋予了新生命的。他采用了包括他九十年代的抽象手法,独到地表现了他新作的写实人物、叙事情节,更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贝雅特·冉芬莎尔德博士
(德国路德维希美术馆科布伦茨馆馆长)
艺术家 苏笑柏1949年出生于武汉,祖籍河北。旅德画家德国柏林国会大厦绘画艺术专题展 2002
科隆国际艺术博览会 1998.1999.2001.2002.2003.2004.2005北京 中国油画百年展 2000 中国 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 2003中国 上海抽象 上海美术馆 2004中国 意象武夷-中德艺术家 2005个人专题画展
德国 杜塞尔多夫 海顿海姆画廊
德国 慕尼黑 阿里特画廊 德国 杜塞尔多夫 B.特冯画廊 德国 佐林根 巴顿博物馆德国 彼特堡 柏达博物馆德国 美茵兹 议会大厦西班牙 巴塞罗那 艾姆特画廊比利时布鲁塞尔 德阿隆画廊
苏笑柏 《入册》 160×400cm 木板麻布油彩大漆 2011
那些剔除了所有可辨元素的画面,让苏笑柏的作品在纯粹的抽象道路上跨步甚远。这让他的画面自成为一种自主的身份。这位曾经“倾向于社会现实主义风格”的艺术家,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对具象的远离、特别是自2003年苏笑柏从德国回到中国之后对色彩、形状及外观表面的额外关注进行了大胆的发挥,直至对作品承载物的大胆试验——油彩、大漆、麻布及木板,这些替代了画布画笔的材料,在苏笑柏手下成为一种兼具传统与现代,带着极简风格并跨入纯粹抽象境地的全新艺术风貌。
滕昆
艺术家 王小松
1983年 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籍装系
师从刘巨德和余秉楠教授
1987年 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0年 考入柏林艺术大学视觉传递系,师从Spohn 和 Boes教授
1992年 作为自由艺术家和设计家定居柏林
1994年 入选德国艺术家协会会员
1996年 德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文化总监
1996年 获得硕士学位
1996年 功读大师生学位
1997年 获得柏林艺术大学造型大师生资格
1997年 任教于VICTOR GOLLANCZ成人大学
2003年 作为国家人事部引进专家
2003年 任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
2011年 任浙江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 博士生导师
王小松红色考古 150×100cm 布面油画 2013
艺术家在那些凸起的如此紧张与激烈的物理空间中,或是呈几何形状的三维空间中,鲜明地表达出了“人类所承受的巨大的压力”。就艺术形式而言,艺术家采用隐喻的象征性的元素,在那些如此震撼而色彩又如此和谐的画面中,包含着艺术家所受到多样的艺术教育及所涉及的中西方文化,艺术家在中国及德国学习和生活的背景,中国文化和欧洲艺术的密切结合。
罗马大学东方学院博士
阿德里亚娜·伊兹
艺术家 向庆华
向庆华(1976-)生于重庆云阳,1997年至200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任教。2004年就读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课程班。
2006年参加国际画廊展,同年四月参加上海举办的《川美个体的权利—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同年在上海奥赛画廊举办《妄想集》向庆华油画个展;2009年由北京玛吉画廊《艺术与投资》杂志社主办《静寂与安慰》向庆华2008-2009作品展;2012年在上海奥赛画廊举办向庆华“歧观·悖像”个展。其作品收录在美术杂志《艺术当代》、《美术文献》、《当代美术家》、《艺术名家》、《典藏今艺术》、《大美术》、《艺术与投资》等杂志。《枝上花》入选《中国艺术当代文献》。
向庆华矮人 160×123cm 布面油画 2014
美惠三女神是文艺复兴以来众多画家的绘画主题,这一过程逐渐成形的图式影响了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观看,这张作品是画在一幅旧画上面的,画面上那颗斜躺的树是留的上一张画的,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决定不覆盖这棵树,将其保留了下来,将现成的一根木条等比例画在了画中人物的手里。这里大概涉及的问题是:1. 画面中各个形象符号来源于完全不相干的时空,但在画面上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时空关系;2. 现实如何与绘画发生关系,如果把画面看作是现实的对应关系,那以画中人物与木条的比例来看人物只有一米左右。
艺术家 李华
李华 雪女王 60×80cm 布面油画 2015
李华1980年出生于中国重庆。
2011-2014 维也纳艺术学院-教授:丹尼尔.里希特/Daniel Richter.绘画拓展工作室,艺术硕士研究生。奥地利.
2009-2010 柏林艺术大学造型艺术系. 教授:Robert Lucandar.艺术硕士研究生. 柏林. 德国(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赞助)
2001-2005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文学硕士学位 重庆. 中国
2007 年5月-7月 巴黎美术学院-奖学金交流生(教授/Prof. Jean-Michell Alberola)(LVMH-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赞助)法国
2011 “painting and drawing” Ray Hughes Gallery. 悉尼. 澳大利亚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